这不算是一个影评。只是想记录一下我认为该书逻辑孱弱的地方。
也无意攻击《三体》和作者,我只是单纯觉得我找出的这些点比较有趣、角度比较清奇。
——————————
人列计算机:
人列计算机看着挺嗨,但它只是冯诺依曼计算机啊……
也就是说,它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啊,它不会自己找算法的啊……所以咱们还需要找个人来给三体模型做抽象和写算法的吧……
而三体问题本质(被证明)无解或无法构建模型,所以算法由何而来?计算机没有算法,又怎么计算?即使对其引力模型做简化,使用渐进式的微积分或级数模型代替精确抽象,但如此的话,那使用大型的冯诺依曼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快速计算并且控制最终的误差的吧。
这些问题,在构建这个人列计算机之前,都是可以预先知道的吧。所以,这皇帝为何还要举全国之力造这个人列计算机?这么慢的计算机,实际解决三体问题的能力又有几何?
作为一名喜欢硬核科幻的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期待看到的是三体模型的实际模型方程的列出,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和实际运算的执行等等。就像看《我的世界》游戏的玩家,用红石电路造真正的冯诺依曼计算机,跑起来还能真的看到一加一等于二的运行机理那样。
然而这些在书中和影视改编中都没有被展开讨论。故事到这里,就是想当然地觉得要造个什么东西来节省一下人力资源并加速一下研究,然后他们就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去组成一个运行速度可能赶不上笔算速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个东西随便拉一帮牛马过来就能玩,只靠与或非就能运行,不需要流水线不需要纠错不需要程序不需要算法,并且不管怎样规模的输入都能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完毕并得到一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置信度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不过呢,这个剧情,好看还是好看的,过瘾还是过瘾的。
——————————
智子展开:
智子本质就是粒子,就算能进行维度展开,但能量和相对论的效应还是在那里的,所以它如何容纳和处理和整个地球交互时的这些问题?
超能粒子的相关背景,或可以参考超高能宇宙射线的一些介绍,比如下方链接提到的天照粒子:
超越理论极限的宇宙线粒子,究竟是什么?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对于一个拥有能覆盖地球表面的如此大建筑面积的智子,能量想必也是惊人的,而当一个高能粒子的能量或质量超过某些界限,事情就会变得有趣。
比如它会遇到尺缩效应/时间膨胀效应,所以它的时间流逝和地球的时间流逝是不同的,所以它又是如何和地球人同步并进行监控的呢?展开以后,它的表面维度又是遵循哪一方的时间参考系呢?它作为一个粒子,接收和容纳整个星球的能量,就算目前我们并不知道一个粒子能容纳的能量上限是多少,但它真的不会爆炸吗,不会产生其它副作用吗?
再聊远一点,对于一个压缩了这么多质量和能量制作而成的智子,它本来的eV值就很高,还要加速发射到地球,其所需要的能量真的是三体人能承受的吗?而且,就算发射过来了,这个智子如何减速呢?减速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哪里了呢,不会把太阳系炸了吗?而且,减速过程也会遇到尺缩效应/时间膨胀效应的吧,所以真的能60年左右就到达地球了吗?(作为对比,对于超高能宇宙射线,它当然能到达地球,但请注意,超高能宇宙射线经过地球时是没有减速的,换言之,它一直活在它的时间参考系里。)
不过呢,这个剧情,好看还是好看的,过瘾还是过瘾的。
——————————
未完待续